从事城墙工作近30年,城墙的一砖一石早已融入城墙研究员朱明娥的血液中,成为她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城墙研究员朱明娥可谓是真正的“砖”家。现任藏品保管部主任的她,对馆藏的千余套文物,心中清清楚楚,一本明账。她说,第一次见到明城砖上的铭文,便被深深震撼了,铭文中体现责任制等文化信息,引发了她研究城砖的浓厚兴趣。在2013年启动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,她经过信息采集,发现了一块“错板砖”,这块在2008年城墙修缮时发现的“错版”城砖,在南京城墙上属首次发现。
明代初年烧造的南京城砖上都有铭文,一般来说,其两个侧面都有文字,印着这块城砖的产地、督造官员、工匠、窑匠等信息,以便出了质量问题可以迅速追查。但这次发现的“错版城砖”,却只印了造砖的监工、工匠的名字,没有印产地和责任官员的名字。而且两个侧面的文字完全一样。
朱明娥还有一项“绝活”——拓印。拓印技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,隋代的拓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。这项传统技术,使用宣纸和墨汁,将碑文、石刻、青铜器、城砖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或图案,清晰地拷贝出来。许多已散失毁坏的文物,因有拓片传世,才能使后人感受到文物原有的内容与风采。
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南京城墙烧造质量,下令长江中下游各府、州、县及中央所属工部、军队等多部门烧造城砖,各造砖单位负责人、窑匠、人夫的职务及姓名均按一定要求摹印在砖上,南京城墙砖文包含了重要史料价值与文化信息。
朱明娥通过精湛的拓片制作工艺与专业介绍,通过上纸、敲打、上墨等步骤,将城砖铭文乃至城砖上的自然缺损,原封不动地拓印在宣纸上,将南京城墙铭文特色与中国传统的拓印技术,生动地呈现给德国观众。
空气的干湿、水温的高低、拓包的疏紧,甚至城砖的材质、砖文的刻印方式,都会影响最终的拓印效果。朱明娥说,她最怕严谨的德国观众会询问她要放多少水、加几滴墨。“这都是根据多年来不断练习的经验定的,这真是没什么具体的数据和科学的规律可以把握”。
展示期间,应观众们热烈要求,朱明娥还现场指点、教授观众亲自体验拓片制作的奥妙与乐趣,受到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。